學習資訊《經營力》之三
來源:未知|欄目:學習資訊|
發布日期:2021-08-12|
瀏覽次數:次
從生產制造到銷售,乃至經營,方方面面全部親歷親為。但是,公司成立之后,我迫不及待地想找到一名合作者來助自己一臂之力。
我之所以開始阿米巴經營,實質上,也正希望借此磨合、培養出合作者。經營上,我已分身乏術。為了讓員工理解我的難處,我對他們委以重任,肩負起某個部門的職責,親身體驗其中的甘苦---因為我想找到一名能設身處地理解經營者境況的人。
換言之,我想找到一名合伙經營者,于是,實行了阿米巴經營---通過各部門獨立核算制度,“各人對本部門負責”---以此培養合伙經營者。
誠然,我一直是個多面手,但其間的苦楚一言難盡,甚至幻想,如果有個戲法,能像孫悟空那樣,拔一根毫毛就能分身,我也會去試一試。
一旦有了分身,便可以分擔重任,有人負責銷售,有人負責管理。我一直期盼召集這樣的人在身邊。
打個比方,將經營這一沉重行李裝入背囊,扛在肩上,彎著腰艱難爬坡;或者,扁擔正中吊著“經營”重任,兩人各擔一端,齊聲喊著號子,嘿喲嘿喲,抬著前進---當然是后者輕松多了!
能否得到“他力”的協助,各扛著扁擔一端,關系著經營能否推進。
反觀“人”這個字,從其結構可以推斷,人不能一個人站著,需要互相支撐,據說這也正是“人”字的由來。
同樣道理,經營全憑一己之力,難以為繼,必須有人同甘苦、共分擔。
利害關系,
難以長久
話雖如此,別說日本,連在美國,合拍的搭檔也著實不容易找到。
人種差異、宗教信仰差異、思維方式差異……資本主義社會的人際關系,不談感情,僅以成敗得失論英雄。這樣的社會中,一個同甘苦、共分擔的合作者更是可望而不可及!
大家會勸道:“別做夢啦!在美國,找同甘苦、共分擔的合作者,不現實!”其實日本也不例外。
一直以來信任的同事、伙伴、搭檔,卻被同行業的其他公司輕而易舉地用高薪挖走了。越能干、越得力,同行的公司越想挖走。當然,有時也會通過公開招聘,被其他公司選中。
迄今為止并肩戰斗的同事,第二天卻進入同行業其他公司,成了爭對手。底細已經被對方摸得清清楚楚,一觸即潰,這樣的事例也不足為奇。
所以說,合作者難尋!日本社會雖然不像美國那般利益至上,卻也不容樂觀。
我畢竟是獨自打拼的過來人,深知個中狀況。公司從小規模起步,逐漸步正軌,這時獨自一人挑大梁或許能扛得住,如果想做成上百億、兩百億的大型企業,那么,值得信賴的合作者必不可少。
經營者權衡利害得失,會采取股票期權等獎勵機制,或者以報酬等具有誘惑力的條件結成伙伴,這在美國是慣例。日本雖然也在實行,然而,這種關系很難長久。
如果由衷地需要一名同甘苦、共分擔的合伙人,經營者必須首先開誠布公,向對方傳達對企業經營肩負的使命感。
誠心之交是根本
我認為,一個人的一生,是秉持某種人生觀、基于某種哲學理念而度過。
這就是我總向諸位提及的“思維方式”。
我遵循某種思維方式度過自己的人生。也遵循同樣的思維方式經營企業。對此,是否贊同?能否產生共鳴?面對有意相邀來共同經營的人,我會直言不諱。
惺惺相惜者才能并肩奮斗。
真心相待,全心托付,這種關系是制勝的法寶。當然,經濟上的利害必須達成平衡,而根基必須是真心相待、全心托付的伙伴關系。
京瓷創業初期,我技術平平,資金缺乏,可以說是白手起家。我想,當時能依賴的唯有人和人心。
而人心易變,一言不合便有可能背信棄義。人心莫測,不足為信!
然而,回顧歷史,義結金蘭、赤膽忠心的英雄故事熠熠生輝。有人一諾千金,甚至為守約、為信義而不惜付出生命。
或許人心無常,但茫茫人海,一定會有巋然屹立、足以托付的偉大心靈!
為此,我們個人首先要以身作則---誠心相待,言而有信,才能結識意氣相投的偉大心靈之人。
同甘苦、共分擔,結成伙伴或搭檔,相互扶持。而后,盡可能地,從一人,變成兩人、三人,如果能集合六名干事,六人團結一心,堅不可摧。那么,這樣的團隊會為經營者增添“他力”。
不僅憑借自身之力,全體干事協同一致,這是企業經營過程中的頭等大事。為此,經營者必須堅定信念,構筑卓越的思維方式,將志同道合者吸納為得力干將。
來源聲明:本內容系釬度公司自主編寫或采集互聯網信息,如需轉載請注明來自釬度公司。以上內容部分(包含圖片、文字)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,請及時與我公司聯系(3189013)。